自1886年德國的卡爾·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至今,汽車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在這將近一個半世紀中,汽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個過程中,與之相關的汽車技術也在不斷向前發展?;仡櫄v史,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家企業,它所掌握的汽車技術幾乎可以涵蓋整部汽車發展史,它就是博世。而博世的歷史又可分為兩半——前半部在二次大戰中重生,后半部則在集成電路的背景下的騰飛。
在卡爾·本茨造出汽車的那一年,Robert Bosch在斯圖加特創立了“精密機械和電氣工程車間”。成立之初,這個小廠房的其中一個訂單中要求,車間要根據現有的設計為固定發動機搭建磁電機點火設備。正是這一需求,使得博世開始走向汽車技術。
1897 年起,Bosch 開始為汽車安裝設計更加優良的磁電機點火設備,成為當時唯一可靠的點火設備供應商。1902 年,Bosch 總工程師 Gottlob Honold 推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 — 配備火花塞的高壓磁電機點火系統。該產品為 Bosch 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供應商鋪平了道路。
在隨后的十年當中,當汽車逐漸成為日常用品。而此時,速度和安全也已成為了指導汽車技術向前發展的兩大指標。于是,Bosch 先后于 1913 年和 1914 年推出了相應的產品。除了“Bosch 照明”— 由大燈、發電機、調節器和電池組成的電子照明系統讓夜間駕駛變得更加安全之外,起動機的可靠性也得到增強。
此時,博世也大膽開拓了除德國以外的市場。除了早期發展的法國和美國之外,Bosch 開始將目光投向全球其他市場。憑借位于南非(成立于 1906 年)、澳大利亞(成立于 1907 年)、阿根廷(成立于 1908 年)、中國(成立于 1909 年)和日本(成立于 1911 年)的銷售辦事處,Bosch 的代表處已經覆蓋了各大洲。1913 年,德國以外市場的業務占公司銷售總額的 88%。
但剛要騰飛的博世,卻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差點被折翼。直到1917年,一戰結束后博世又開始“從頭開始”。從此以后,博世也開始認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到 1926 年,摩托車和自行車燈、Bosch 喇叭、擋風玻璃雨刮器和電瓶點火裝置都已成為 Bosch 產品家族中的成員。
在不斷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博世迎來了對其發展極其重要的第二款關鍵產品——柴油噴射泵。這是 Bosch 針對柴油發動機未來發展趨勢作出的反應,與汽油發動機不同的是,柴油發動機無需磁電機點火設備。
但不幸的是,伴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到來,又使博世再一次失去了在全球各地的生產基地。在接下來的20年中,博世又開始了重建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博世開拓了很多的新領域。直到20 世紀 50 年代初,博世才重十汽車技術——開發汽車使用的汽油噴射系統。
如果說,上面的汽車技術歷史與半導體無關。那么接下來,博世的發展史就與半導體息息相關。
20 世紀 50 年代初,博世不止是重十了汽車技術,并于此時進行了電子組件的開發。而后,當1970年集成電路橫空出世,博世在電子組件上的奇跡也才剛剛開始。乘著集成集電路為各行各業帶來的新風,博世也迎來其標志性的轉型時期。博世的目標是要轉型成為擁有多個自主管理部門的多樣化集團、全球化企業以及汽車電子元件領域的市場領先企業。
1968 年,博世將研發資源集中投入全新研發中心。自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起,該公司的自有研發機構還專注于特殊項目,比如集成電路。20 世紀 70 年代,研究人員和管理層讓電子元件成為該公司關鍵產品的決心開始顯現成效,起初未知的領域締造了整個公司延續至今的成功。能夠說明這一點的最好例證是 1978 年推出的 ABS 防抱死制動系統,博世憑借其在數字電子元件領域的專業知識,令其成為汽車工程領域的技術標準。
就目前汽車領域中,被行業所津津樂道的自動駕駛領域而言,博世也在此早早做了布局。2000 年博世推出了測距雷達。除此之外,博世每年還投入研發資金4億歐元,研發自動駕駛所需的幾乎全部,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高精度地圖。博世在全球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排行榜上高居第一,主要提供長距雷達和中距雷達(其毫米波雷達主要以77GHz為主)。公司預計,隨著傳感器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軟件的進一步開發,該技術將分別于 2020 年前后、2025 年和 2030 年先后在高速公路、鄉村道路和城市交通中實現。
2018年,博世新的動力系統解決方案部門于2018年1月1日成立,目的是在動力系統技術方面開發全面和靈活的解決方案,而不論能源來源如何。這個新部門是由于前汽油系統和柴油系統部門合并而產生的。它提供了來自汽油和柴油的動力傳動系統技術的綜合產品和解決方案。據博世消息稱,新形成的互聯移動解決方案部門將以前在移動解決方案業務部門范圍內傳播的互聯移動解決方案和服務匯聚在一起。
而今,博世在汽車零部件各個方面的研發及生產水平均都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博世汽車的柴油噴射系統、底盤系統、能源與車身系統、汽車多媒體系統、汽車電子系統等享有名聲,其汽車售后事業部主要從事火花塞的研發、匹配和剎車片生產加工,是目前國內各大汽車主機廠的首選。
除了汽車技術外,博世在其百余年的發展歷史中,還發展出來了其他3個領域的業務:工業技術、消費品以及能源與建筑技術領域。
從博世發布的2018年財報中看,博世汽車解決方案事業部銷售額470億歐,繼續領跑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消費品事業部銷售178億歐,同比減少3.2%。工業技術同比增長了8.9%,達到了74億歐。建筑領域營收則為55億歐,同比增長了2.3%。
從上述財報中看,博世工業技術業務是增幅最大。結合德國相關政策,博世將工業4.0視為發展機會。在2018財政年度,工業技術業務部門占博世集團總銷售額的9%。該部門包括驅動和控制技術部門,該部門專門從事驅動和控制技術,可在任何類型和尺寸的機器和系統中實現高效。此外,博世工業業務部門還可以為內部和外部客戶開發軟件解決方案以開展工業4.0項目。
工業業務的第二個部門——包裝技術,專為制藥和食品行業提供工藝和包裝解決方案。2019年7月11日,博世集團計劃將其位于魏布林根的包裝技術業務出售給CVC Capital Partners (CVC) 旗下一家新公司。收購完成后,博世包裝技術及其制藥和食品業務單元的業務架構將保留原樣。關于此次收購,博世資訊有報道稱:博世集團一年前宣布正式出售包裝技術業務。以物聯網為基礎,博世對智能交通及互聯業務愈加重視,正積極將現有資源集中到未來發展的核心領域,推動集團轉型、深化數字化進程。博世堅信,與CVC的這一新型合作伙伴關系,將進一步提升包裝技術業務的市場競爭力,幫助其業務長青;也堅信這將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由工業領域的發展,使得博世在MEMS上擁有了一定經驗。而將這種經驗用于未來物聯網市場,也為博世MEMS產品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正如同汽車技術帶給博世的發展機遇,博世MEMS的發展似乎沒有錯過任何一波市場浪潮。
據全球物聯網觀察消息稱,博世做MEMS傳感器的時間節點與這兩波潮流基本吻合。一是順應汽車的發展趨勢,博世于1995年首次量產MEMS傳感器。二是2005年成立了Bosch Sensortec公司,專注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領域??商峁┗趥鞲衅骱徒鉀Q方案的完整微機電系統(MEMS)產品組合,使移動設備能夠感受和感知周圍的世界。其產品組合包括各種慣性傳感器(加速度,偏航率),地磁傳感器和環境傳感器(氣壓,濕度和氣體)以及相應的軟件組合,還提供嵌入式智能。
除此之外,博世還有很多MEMS業務。具體看來,據根據IHS的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博世的MEMS業務由博世的四個子公司分別負責,Bosch Sensortec主要負責消費電子應用領域,Akustica是博世在2009年收購的一家公司,專注于MEMS麥克風,Bosch Connected Devices and Solutions主要負責面向物聯網的消費和工業電子領域,博世汽車電子則負責提供車用MEMS傳感器。
據EETimes之前的報道稱,Bosch Sensortec GmbH亞太區總裁百里博曾表示,2017年博世加速度傳感器、陀螺儀、磁傳感器、濕度已經大量應用于智能手機,也因此推動了Bosch Sensortec業績的成長。
據悉,博世研發團隊還發明了“等離子蝕刻”工藝,專門用于生產這些微型部件。1995 年以來,Bosch 已經生產了約 100億個 MEMS。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超過一半的智能手機中都安裝了至少一個博世MEMS傳感器;平均每五輛新車就有一輛安裝博世MEMS傳感器;而在無人機、游戲機、健身腕帶和真空吸塵機器人中甚至安裝了數百萬個博世MEMS傳感器。
同時,為了滿足隨著互聯交通、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發展而日益增長的半導體產品需求。2017年博世集團就勢宣布,將在德國德累斯頓新建一座半導體晶圓廠,這座投資約10億歐元的晶圓廠是博世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單項投資。據悉,新工廠落成后將用來生產基于12英寸芯片技術的芯片,預計在2019年底竣工,2021年底開始投入運營。對此,博世中國曾發表文章稱,德累斯頓是歐洲最重要的微電子產業集聚地,大批汽車與服務供應商以及高等學府均在此落戶,故而也被稱為“硅谷薩克森”。此外,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發起的“數字化中心”倡議,致力于構建起德累斯頓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博世將與當地企業密切合作,以鞏固德國乃至歐洲在工業領域的競爭力。
博世作為MEMS制造商的領頭羊,牢牢占據著汽車與消費電子兩大市場。而從上文中,我們已經得以窺見博世在汽車技術上的實力。而在消費品領域,博世取得的成績依舊讓人震撼。
而博世在消費品方面的發展,始于20 世紀 50 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博世向市場推出了反映德國和歐洲經濟奇跡的產品,在困難時期即將結束之際滿足了人們的消費需求。比如,可用于 DIY 的廚房電器和電鉆。
當時的DIY 熱潮為博世提供了可觀的利潤。一款名為“Bosch Combi”電動工具于 1952 年被推出,該工具可根據所選的附件按照多種不同的方式將其用作電鉆、螺絲刀、打磨機甚至樹籬修剪機。該產品在歐洲催生了全新的業務領域,其購買力仍主要集中于男性 — 主要在地下室和車庫中“DIY”。
同時,博世也對消費品大類中的白色家電領域伸出了觸手。1929年,博世與蘇格蘭電視先驅John Logie Baird以及Zeiss Ikon和Loewe公司一起創立了Fernseh AG(FESE)。1936年,FESE為柏林奧運會提供了第一臺電子錄音設備,并在同一年推出了第一臺“家用電視接收器”。
而后,博世在1967年又與西門子一起成立了以生產白色家電為主的合資企業--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te GmbH,縮寫:BSH,被人稱之為“博西家電”。原本這是一家博世與西門子共同控股的公司,2014年,博世收購了西門子在博西家電的100%股份,現已成為博世集團的全資公司。
根據博世財報顯示,2018年,消費品業務部門占博世集團總銷售額的23%。其電動工具部門是電動工具,電動工具配件和測量技術的供應商。除了錘鉆,無繩螺絲刀和曲線鋸等電動工具外,其廣泛的產品組合還包括園藝設備,如割草機,樹籬修剪機和高壓清潔機。該部門的重點之一是方便,高性能的無繩工具,以及越來越多的網絡工具和服務。
消費品業務部門還包括BSHHausger?teGmbH,該公司提供各種現代化,節能且日益增長的家用電器。其產品范圍包括洗衣機和滾筒式烘干機,冰箱,冰柜,爐灶和烤箱,洗碗機,以及真空吸塵器,咖啡機和食品加工機等小家電。
據新浪科技消息稱,2010年,博世亞太區銷售總額首次突破100億歐元大關,約1000億元人民幣,占全球業績的23%。中國的發展尤為矚目,總銷售額超過37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使得中國成為繼德國和美國之后博世全球第三大市場。
據中商情報網報道稱,博世在中國有超過60家公司,生產基地遍布六大產業集群,其中包括和國內眾多車企合資建廠。其中,聯合汽車電子是由博世和中聯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汽油發動機管理系統、變速箱控制系統、車身電子、混合動力和電力驅動控制系統,生產基地遍布多地。
涉及了各個領域的博世,在汽車以及各類家電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這樣一個體量龐大的企業,卻是以家族企業的模式在運營。據新浪財經采訪博世的筆錄的中,曾記錄著這樣一段話:“家族企業融入了家族的因素,家族的價值和凝聚力是一間公司辨識度很高的身份符號,容易長久保持。與此同時,由于博世不是上市公司,家族企業在做規劃和制定策略時,不必受到季報半年報的禁錮,而是考慮一代人,或是下一代人的利益。這樣制定出的策略更長期。”或許也正是這一種為“下一代”作打算的心理,促成了博世今日的成就。
【推薦閱讀】
德國博世百年風雨啟示錄(上):誰擁有先進制造業,財富就會流向哪里
德國博世百年風雨啟示錄(中):誰擁有先進制造業,財富就會流向哪里
德國博世百年風雨啟示錄(下):誰擁有先進制造業,財富就會流向哪里
下一篇:九個值得期待的醫療創新合作項目